《拜佛會》
弘聖上師曾經開示:「拜佛」要善於舉外明內,拜好像是一種身形的起落,或停留在往外的崇仰,事實上它有很深的意涵。「拜」有效法、仿傚、崇尚之意,「佛」是覺悟,這一上一下的動作,在在提醒我們應要「內謙於己,外行於禮」。 因此,藉由拜佛,拜除我們的貪、瞋、痴雜染,拜出我們的身、口、意清淨,藉著依眾靠眾的力量,一門深入長時薰修,逐漸契入清淨自性。
上師亦言:「養身為始,證道為歸」。現代人養生方式雖五花八門,而重要之關鍵則在於養心甚於養身,色身之康健源於內心的平靜,而拜佛動作形於外,定心功夫形於內,動靜相宜,相輔相乘,可謂最佳的定心之方,也是最有效的養生之法,諸多好處歸納如下:
一、養身養心:拜佛是最好的運動。合掌、俯首、鬆肩、彎腰、躬身、攝心跪拜等一連串的動作當中,含蘊深奧的醫學原理,內外合一。身、心、靈同時舒展如花朵的開合,不僅可以活絡筋骨、強化內臟、矯正脊椎、也可促進血液循環、消除腰酸背痛、助益良多。
二、消冤解業:心存誠敬,抱持恭敬心,與佛感應道交,感來佛菩薩正面能量,身形起落之間就是能量的傳輸,攝心返觀之時,懺悔業障、釋冤解結,蒙佛加持,消除業障。
三、消除執慢:拜佛不是彎下身體,而是拜伏自己的傲慢習氣,於無形當中降伏慢心,培養恭敬謙卑。
四、開發覺性:拜佛的動作中,如俯首、彎腰、躬身、屈膝、跪伏,不僅涵養謙卑,也在開發我們的覺性,身體雖動,內心如如,只要制心一處,動中有定功;攝心、返觀、放下,拜伏妄念,靜中生智慧。學習佛之心量及慈悲願力,消除習氣換佛氣,有朝一日,轉凡成聖,成就無上道。
拜佛法門,不僅讓我們瞭解了 師父上人開示的拜佛意涵,也避免學人將拜佛流於一種外在的有為形式。同時有了上師的元和妙音加持,其正面而充沛的能量場殊勝非凡,學人們有緣同修,互砥互礪,機緣難得,假以時日必能有所成就。